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戈行(19-20)  (第3/3页)
、公、侯三级国亲有相应规模卫队,并言明,再有民乱,藩王    有就地募兵协助地方镇压义务。    岂料放权易收权难,在一次次莫名其妙的大小民乱之后,许多府州厢军直接    给当地藩王收编了去,随之财权、民政之权也给取走,俨然成了一个个独立王国。    楚庄宗篡位后,变革一大举措便是消藩,初时还颇有成效,可随着变法不顺,    在朝廷、地方行政紊乱之际,各地藩王以迎成宗还朝为名,依惠宗祖训肆意招兵    买马,重新夺了所属州、府的行政之权。    到成宗还朝理政之时,各藩更成尾大不掉之势。    待召明帝继位,各地藩王遵旨参加新帝登基大典,进京路上,连遭刺杀,先    后有五位藩王死在刀剑之下,里面权势最大的当属山东道的齐王。去吊念的官员    没几日便到了齐王府,带去了新帝旨意,收回齐王对鲁地的治权,移其子孙别地    就藩,俸禄虽是加了一级,却不再有一寸封地。齐王所辖近五万卫队也当即解散,    遣回乡务农或充于府军。    同时,新帝调上官宰相之子,时任户部侍郞的上官羽达于济南府就任山东巡    抚,兼济南府知府,重整府军。    上官弘迟在新帝继位后升为左相,如今其子上任一道之长,因其孙女上官痕    雪与文武状元谭玉亭的婚事,而又与江南大族谭家结亲,俨然已是大楚朝堂    之上举足轻重的人物。    方城。    深夜孤灯下,待皇甫庶把当前时政大体讲完,赵家公子问:“七伯,哪个藩    王势力最大?”    “要说治军,当数幽州(今北京一带)康王与淮南的淮王,要论财富,得数    江南吴王,四川道的蜀王与广南道的闽王不太清楚,余下的是些小王小侯。”皇    甫庶笑笑:“少爷这南阳侯不仅无一县之地,还需去县大衙录名的。”    “录名?”    “当年侯爷因举兵声援庄宗给贬到这里,按成宗诏令,要定期到县里记名以    证明仍在此地,出县须有皇上手谕。”    “以后我不能出这方城县了?”    “少爷也不必担心,只要别展旗亮号,背地里出去些日子还是无妨的。”皇    甫庶转而道:“少爷,老奴与耿兄先行商议过,咱们欲成事,必要图南阳。”    “…”    “少爷应晓得,这南阳身居盆地,北枕伏牛山,南立汉江岸,东依桐柏,西    靠秦岭,自古便是战略要地。守,只要扼方城这咽喉,可阻北边京都十万禁军;    退,顺汉江南下,转瞬可达东海之滨。再者…”皇甫庶补充道:“南阳治铁由于    前朝战乱,虽说盛况不再,可有了耿兄妙手,定会重塑辉煌的。”    “什么妙手?”    “沐风,这些年来,三叔虽未养一兵,却是暗下供养着大批匠工的。”耿青    竹轻叹道:“漫漫十数载,虽常忧惑,挨到今日,总算不负庄宗嘱托。”    烛下,三影夜半。    翌日,耿青竹启程离庄,联络就近几府教徒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