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章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三百七十二章 当爹的不好管,送你了  (第1/3页)
    全盘考量,朱浩发现并不是劝不劝的问题,而是怎么劝的问题。    或许朱祐杬以皇帝至亲的身份,觉得自己兄长不在了,侄儿做皇帝这么闹腾,他这个亲叔叔有责任劝说,不能在这种事上装聋作哑。    王府上下也就针对如何劝谏各抒己见。    朱浩想了下,就算朱厚照真去了宣府,兴王府上奏劝说也不算坏事,毕竟皇帝在西北出了什么变故,最大的受益人看起来就是兴王府。    兴王此举不正好说明其心怀坦荡?    可朝廷中人,以张太后为代表,真的会这么认为?    “既如此,词句方面要多加斟酌,一切就劳烦袁长史和张长史,我最近身体抱恙,王府中事多仰仗诸位。”    兴王说到最后,已没力气探讨下去。    众人行礼,先等兴王离开,才各自散去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    朱浩和唐寅出来。    朱浩特地对唐寅交待:“劝也白劝,若我所料不差,陛下一行快到宣府了。”    “嗯!?”    唐寅不解地望向朱浩,旋即皱眉,“不是说人已回京师了吗?”    朱浩耸耸肩:“还不许陛下又重新启程西去?谁都以为他不会再胡闹,这时候守关的人也放松了警惕,不是吗?”    “嘶……又是你推算出来的?先前你怎不对兴王说?”唐寅摇头苦笑。    朱浩叹道:“兴王找我列席会议,看起来对我很器重,却不过是给世子培养帮手,积累经验,怎么可能会倚重我的意见……此事还是你去提比较合适。”    唐寅道:“你让我去跟兴王说,当今陛下已重新出关?这话说出去谁信?”    朱浩道:“那事后可别怪我没提醒……”    听朱浩这么一说,唐寅脚步自然停了下来,犹豫片刻后叹了口气道:“罢了,罢了,我还是去对张奉正提吧……要是陛下真已出了居庸关,上奏劝谏无丝毫意义,反倒落人口实……我去了!”    朱浩回头看着唐寅快速离去的背影,心想这老小子倒是学乖了。    不管信不信,先去说了,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事后别人不会说他没有先见之明……这就让其先立于不败之地。    ……    ……    唐寅在朱浩的指点下,果然找张佐说了这件事。    张佐觉得既然是唐寅提出来的,那可能性就很大,他根本就没过脑子,直接就去对兴王说及。    别人想见兴王一面难,但张佐作为王府奉正太监,每天都能见兴王几次。    即便长史司那边还在草拟上奏奏疏,可这边张佐对朱祐杬一番分析后,朱祐杬决定暂时把这件事压下来。    不劝了!    袁宗皋得到通知后,觉得自己被人戏弄,便找到唐寅,好好理论一番,讲了一大通道理,唐寅没找朱浩诉苦,却被陆松无意中透露出来。    “……唐先生最近在王府的处境,很艰难啊。”    陆松说及此事,语气稍带感慨。    朱浩心想,可不是么。    
		
				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