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楔子 看戏  (第2/4页)
”    “这个备知道,备是问……什么戏?”    “放心,是左将军最喜欢的那一类。”    你怎么知道我喜欢什么?刘备正想笑,见荀彧拍了两下手,方才还空无一人的台子上霎时间热闹了起来,帷幕背后的人鱼贯而入,乐人优伶各自准备。身边也不知何时出来了几个下人,将茶水点心布置在二人身旁的案上后便默然退去。    “只有我们两个人看?”    “足矣。”    台上已经开始奏乐,刘备也跟着荀彧并坐在案旁,手支着头侧脸打量着荀彧。见荀彧正襟危坐,神态淡然,双眼看着前方目不斜视,一本正经的模样好像在上朝。    “令君怎么突然有此雅兴?”    “不是突发奇想的。”    “既非偶然,那是特意为备准备的?”    荀彧点点头:“嗯。”    今天怎么承认得这么痛快?刘备疑惑不解,又道是既来之则安之,也就没有顺着追问下去。不过片刻,台上已然布置完毕,诸人各就其位,一声不吭,安静得好像没人时一般。只看到荀彧道了一句“可以了”,纱幕被缓缓拉开,阁楼上飘洒下了一些彩絮花瓣,一个伶人缓缓走了出来。    伶人背身而入,体态羸弱纤细,发髻松散垂如丝柳,翠色宽衣连广袖,衣袂翻动生香风。流转回身貌更惊:肌白胜雪,素缟被之失色;雌雄未辨,佳丽三千不及;面若施粉,唇浸丹红,容色妖冶,愁眉啼妆;盈盈一笑如初升新月,眼波流转宛烟霞雾光,又不知较后者胜出多少。舞姿优美,尽态极妍。    “左将军,看呆了?”    “啊,还好。”刘备回过神来,“令君何时藏了这样一个……一个……”    “尤物,不是吗。”    “不错,尤物这词……用得精妙。”    “呵。继续看。”    伶人朱唇轻启,喉如夜莺婉转啼:    “奢子更误许多事,梦中背水太荒唐。四十万军白骨累,廉公须发暮成霜。”    “这唱的是……长平之战?”    “接着听。”    “世人皆讽幽缪王,不知郭开好模样。露华生芳春宵暖,殉国冤鬼不如娼。”    “放屁!”    刘备拍案而起,鼓乐声骤停,伶人吓了一跳,望向刘备不敢说话。    “左将军,怎么了?”    “我——”    “若是不喜欢,我叫人停下。”    “……不用。”    刘备坐了下来,压低了声线:“令君这是何意?”    “一出戏而已,何必那么认真。”    “令君,说出来不怕你笑,备听这些东西,心里不舒服。”    “不舒服就对了。”荀彧挥了挥手,台上恢复了奏乐,“上次邀司空等一干人来试听,夏侯将军就听到这句开头,气得差点没杀了我的伶人,幸得人阻拦。还好我向他解释为借古警今,否则他定然不愿再与我同朝为官。”    不难想象秉性刚烈的夏侯惇较真起来的样子,自己方才失态的模样只怕也好看不到哪里去,只好打趣荀彧缓解气氛。    “呆在令君身边也够不容易的,保不齐还有性命之虞。”    “看台上。”    偏不看你奈我何?刘备学着荀彧的样子正坐,表情庄重地注视着戏台。    妙伶扮的是郭开,演的是郭开收受秦国贿赂,反谄媚赵王陷害赵将廉颇、李牧,导致赵国灭亡的故事。郭开历经三朝,与第二任君王赵悼襄王关系最为暧昧,为世所讥。戏演到了这里,正是秦人使郭开谗言廉颇一幕:    王敖:“君不忧赵亡国耶?何不让赵王复召廉颇?”    郭开:“赵国存亡,不过国家之事。廉颇乃我私仇,怎能让他回国!”    (部分内容取材明《东周列国志》)    刘备不屑地挑了挑眉。    “倦了?”    “没有。”刘备讶异地看着并未转头的荀彧,“令君几时侧面也生了双眼睛?”    “恰巧看到。”    “恐怕没这么巧吧。”    “还继续看吗。”    “算了,后面的故事备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