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NPCX玩家14  (第2/2页)
    事发之后,他自愿受贿谋害耶稣,良心却受到谴责,选择上吊自杀。    她将其他教徒一一带入,只要前缀加的多十二门徒都可以成为“我”,只不过犹大和耶稣最符合条件。    类似单选题四个答案都可以算对,但要选绝对正确的那个。    如果八车中的“我”是犹大,那么提示画作就不是《最后的晚餐》而是以犹大为主角的《犹大之吻》。    创作者乔托·迪·邦多纳,画作创作于1305~1308年,七车代表未来1308,八车代表过去1305,最后线索在三车。    犹大和耶稣是两不同的条线,分别对应三车和四车,最后都在九车汇聚,可是这样一来设定两条线又没什么必要。    元苘回到九车,车厢空无一人,如同血红的炼狱。    她视若无睹,找个血迹干涸的硬座坐下,大脑自动将已知线索复盘。    按照原来的思路,她先来到八车站在现在,亲眼看见最后的晚餐名场面,根据线索穿过七车来到四车。    七车代表未来,相当于她穿越了一次未来,来到四车看见了《最后的晚餐》这幅画,线索说我与你同在,“我”代表耶稣,耶稣与我同在……    难道是……耶稣也和她一起穿越到未来了?    不对!    一开始在“现在”留下线索的人就是耶稣,她在追耶稣到达四车,然后来到九车回到过去。    七、八、九车相当于一个巨大的时空隧道,她在追捕耶稣,也就是说……在扮演“反派”追捕“好人”。    另一条线,如果线索是犹大,那么就变成了“正派”追捕“坏人”。    仿佛所有的谜团都已经解开,可是还有一点她不懂。    耶稣为什么要留下线索让她追捕,犹大又为什么要留下线索让“正派”找到他?    是因为一切都是强制的虚拟设定?还是另有其他细节被她忽略了?    “逃亡……”    她抬头看向九车车门,周围没贴“禁止出入”的标志,耶稣可能正在“过去”逃亡,新线索也许就在车门后。    似乎用脑过度元苘的头又开始疼,蜷缩身体藏在座椅下,闭上疲劳的双眼。    熬过这一波头疼她记起更多准确画面,睁开坚定清亮的双眼,从座椅下出来,将铁链一圈圈缠着右臂上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