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3章 送精神病院吧?  (第4/5页)
目的研发中心这个事儿,徐倩知道,是三石公司很早就有的计划。    一来,工大和哈工程的对口毕业生不少,具备设立的条件。    二来,成本会比较低。    只不过,徐小倩要是没记错,这应该是几年之后的计划吧?    而且投资还不小,起码要几十个亿。    齐磊应该是想借这个机会,先把这两件事落地?    但是,有钱也不是你这么花的呀?    可是,徐倩没想到的是,齐磊摇了摇头,“谁告诉你我要投资这个?”    徐倩一怔,“不是?”    “不是。”    “那你要干啥?”    齐磊呲牙一笑,说出一个徐倩做梦都想不出来的项目。    “咱们投资做羽绒服生意怎么样?”    徐倩愣在那儿,半天也没缓过来。    “呵呵。”最后干笑一声,“亲爱的,你的想象力越来越天马行空了。”    做羽绒服?    高科技大佬改行做羽绒服吗?    再说了,完全就不搭调好吧?怎么会想起做羽绒服了?    “齐磊!”脑仁直疼,“你真是太奇葩了!”    对此,齐磊瞥了瞥嘴,“奇葩吗?还好吧?”    你不知道还有互联网大佬去养猪的呢!    ……    做羽绒服,还真不是天马行空。    这些天,其实齐磊一直在想这个问题,怎么把东北、发展,还有他自身的优势统一起来。    好吧,想了很久,就统一出来一个羽绒产品。    首先,东北在大环境下的萎靡是必然的。    真不是东北人不行,也不是不想繁荣。    就像回来的路上,齐磊得出的那个结论一样,东北的产业结构就不适应大环境的发展节奏。    抛开那些所谓的、人们都在议论的问题(不能写)。    那些有诱因,但是不是决定性的缺陷。    真正的问题在于,东北的优势产业,一是重工业,二是农业,三是教育。    重工业,很大比重是军工和国家级项目。之前就说过,对民生的转化率有限。    农业,就更不用说了,这玩意更没有利润可言。    而教育……    教育向产业化优势的转换,需要的是商业。    而商业方面,高技术含量产业的优势不比沿海地区。    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,你的气候劣势又明显,比不过其它人口大省。    再说直白点,你三个农业省,由于历史原因遗留的教育资源、城镇化资源,看上去很强,很有底气。    可是,去和其它地区比经济发展,这就是天然的没有胜算好吧?    甚至可以说,没有可比性,属于强行给自己加戏。    原本齐磊还琢磨着,借三石的东风,可以让哈市在it产业占有一席之地。    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,除了三石,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愿意落户哈市。    事实证明,有点天真了。    就算人才方面不存在障碍,可是你毕竟是中国纬度最高的省会,毕竟一年有半年光秃秃,零下二三十度啊!    这是行不通的。    还是得从实际出发,在优势的农业、重工业、教育这三个方面寻求突破。    于是,齐磊首先想到的就是羽绒产品。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